清华大学无锡应用技术研究院生物育种研究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资讯>>技术资讯 |
雷帕霉素菌株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选育 |
本期为您推荐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吕延岗研究团队发表在《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上的一篇文章:雷帕霉素菌株的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选育。 文章摘要内容如下: 雷帕霉素(rapamycin, RAPA)是一类含有由31 元环母核结构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具有重要的医用价值,雷帕霉素类药物前体主要由放线菌次级代谢产生,自1999年以来,国内外研究者采用常规UV、硝基胍、甲基磺酸乙酯等物理化学诱变、原生质体诱变、氨基糖苷类抗性筛选等方法对其产生菌株进行选育。同时随着现代生物技术的发展,人们也用分子生物学方法对菌株进行有目的性的遗传改造,但由于微生物遗传信息错综复杂,雷帕霉素工程菌株的发酵代谢能力仍然没有大的突破。 本研究为了获得具有高发酵潜力的工业用菌株,对雷帕霉素菌株的摇瓶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的方法对高产雷帕霉素菌株的单孢子悬液进行诱变处理,通过高压液相的方法对诱变菌株的发酵代谢产物进行检测,成功的从诱变菌株中筛选获得了发酵产量提高30%以上的诱变菌株,建立了ARTP 诱变选育高产雷帕霉素菌株的方法,为后期进行该菌株的选育研究工作以及中试发酵工艺优化提供了方法和物质的基础。 近几年,ARTP 诱变育种迅速发展,即在室温常压条件下,用高纯氦气(He)产生的大量等离子体流,作用于微生物细胞,引发遗传DNA 的损伤,能够产生大容量突变库,可以从中筛选获得目标菌株。此育种方法,现已广泛应用于细菌、放线菌、真菌、酵母等各种微生物的育种工作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本研究即对雷帕霉素高产菌株进行上述ARTP 诱变,以期尝试探索获得代谢合成能力提高的突变株,为后期研发提供方法和物质的基础。 文章精彩内容如下:
图1 在不同的培养时间下菌体的湿重
图4 不同诱变时间下,测定菌株细胞的ARTP诱变致死率
图5 测定ARTP诱变菌株的发酵单位 |
文章来源:http://www.biobreeding.com/te_news_media_c729/2019-08-09/22561.chtm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