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氮源消耗和高产雷帕霉素菌株的选育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07-19 14:16 浏览量:77
本期为您推荐抗生素研究与再评价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四川抗菌素工业研究所,华北制药集团新药研究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张雪霞研究团队发表在《中国抗生素杂志》上的一篇文章:低氮源消耗和高产雷帕霉素菌株的选育。
文章摘要内容如下:
雷帕霉素(rapamycin,RPM)是一种具有免疫抑制活性的大环内酯类抗生素。目前雷帕霉素已被成功开发为新型强效的免疫抑制剂以及新型包衣涂层药物。以雷帕霉素为基本结构单元进行衍生物的药物合成研究,使该类药物在抗肿瘤领域已有多个药物上市。但由于发酵水平低、生产成本高,从而使其推广应用受到了一定的限制。通过物理或化学的条件进行随机诱变是改良菌株的经典方法,虽然有效但通常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和资源。
本研究以游动放线菌SIIA-1602作为出发菌株,首轮采用NTG诱变筛选,第二轮采用链霉素抗性育种,第三轮采用ARTP诱变育种,并采用3种不同的发酵培养基考察突变菌株的发酵水平。最终得到的突变株ASN-256发酵水平提高了55.7%,通过发酵培养基删减有机复合氮源并且添加了赖氨酸和哌可酸后,发酵水平提高分别107.6%和148.9%。在10t发酵罐通过流加,使菌种ASN-256发酵单位进一步提高到1250mg/L,是出发菌株SIIA-1602发酵水平的2.85倍。菌种ASN-256发酵过程中总氮源使用量减少50%,放罐时氨基氮排放仅为菌株SIIA-1602的一半,菌渣量也显著降低。
文章精彩内容如下:
表2 三轮诱变获得的ASN-256菌株的遗传稳定性
图1 突变株ASN-256和出发株SIIA-1602的10t罐发酵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