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 0510-66901819

传真: 0510-81193009

联系人: HR

邮箱: info@biobreeding.com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建筑西路777号A3幢2层

技术资讯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吸水链霉菌和培养基优化相结合提高子囊霉素产量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19-10-12 17:43    浏览量:177

本期为您推荐复旦大学药学院微生物与生化药学系,中国制药工业研究院上海制药工业研究所鞠佃文研究团队发表在AMB Express》上的一篇文章,原文题目为:Enhancement of ascomycin production via a combination of 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 mutagenesis in 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and medium optimization。

文章摘要内容如下:

子囊霉素是由吸水链霉菌变种(Streptomyces hygroscopicus var. ascomyceticus ATCC 14891)生产的二十三元大环聚酮,具有重要的药理作用。由于其结构复杂,很难用化学方法合成,主要是通过微生物发酵生产。但微生物发酵生产的霉素产量低,生产成本高。尽管近年来人们通过基因调控来提高子囊霉素的产量,但是由于吸水链霉菌的遗传背景不清晰从而限制了进一步修改菌株的遗传操作,导致产量仍不能满足需求。

用传统诱变的手段特别是一些新的诱变方法可以有效快速的提高次级代谢物产量。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由于诱变率高于紫外诱变和N-甲基-N-硝基-亚硝基胍诱变,近年来已被证明是选育稳定高产微生物菌株的有效方法。

本研究为提高子囊霉素产量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对初始吸水链霉菌ATCC 14891菌株进行处理,获得了稳定高产的S. hygroscopicus SFK-36菌株,其子囊霉素产量为495.3mg/L,较初始菌株提高了32.5%。然后为进一步提高子囊霉素产量,利用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在含有81.0g/L可溶性淀粉、57.4g/L花生粕和15.8g/L大豆油的优化培养基中,摇瓶培养的子囊霉素产量达到1466.3mg/L。在5l发酵罐中进行发酵,子囊霉素产量达到1476.9mg/L,是目前报道的最高产量。

文章精彩内容如下:

2 吸水链霉菌中子囊霉素生物合成基因簇的转录分析

Fig.2 Transcriptional analysis of ascomycin biosynthetic gene cluster in S. hygroscopicus.

 

4 可溶性淀粉,花生粕和大豆油的相互作用对吸水链霉菌SKF-36产子囊霉素的影响

Fig.4 The effect of mutual interactions among soluble starch,peanut meal and soybean oil on ascomycin production by S. hygroscopicus SKF-36.

 

4 不同吸水链霉菌菌株生产的子囊霉素

Table 4 Ascomycin production by different S. hygroscopicus strains.

【共有0条评论/我要评论】【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标 题:
姓 名:
内 容:
(必填)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