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P与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高性能绿僵菌菌株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0-10-16 10:40 浏览量:149
本期为您推荐安徽工程大学生物与化学工程学院张国强教授研究团队发表在《食品工业科技》上的一篇文章:ARTP与紫外线复合诱变选育高性能绿僵菌菌株。
文章摘要内容如下:
金龟子绿僵菌(Metarhizium anisopliae)是一种环境友好型杀虫剂,目前已成功应用到田间,正稳步取代传统的化学农药。但田间的不利环境会限制绿僵菌的感染性和有效性。因此,筛选具有抗逆性的优良绿僵菌菌株具有重要的意义。近年来对优良绿僵菌菌株的选育通常采用的是传统的紫外诱变方法,目前尚未见利用ARTP诱变技术增强绿僵菌性能的报道。
本研究采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处理金龟子绿僵菌,以期获得高性能的金龟子绿僵菌菌株,通过比较产孢快慢和生长直径大小进行初筛,用抗紫外能力和毒力作为复筛指标选育菌株,并对育种获得的突变株进行耐热性和遗传稳定性试验,最终在ARTP40s和紫外120s时筛选出一株产孢量高、耐紫外线、毒力强、遗传稳定的优良菌株AU34。该菌株产孢时间比原始菌株快,产孢量为1.63±0.22(108cell/cm2),较原始菌株提高了63.81%。经紫外照射5 min 后,AU34存活率为3.18%,比原始菌株更耐紫外照射。并且AU34对小菜蛾的毒力强,校正死亡率为85.71%,半数致死时间(LT50)为6.12 d。与原始菌株相比,AU34 的耐热性也有较大提高。传代培养6 代后,菌株AU34 的产孢量无明显变化,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是一种新兴的诱变方式,已成功应用于细菌、真菌等微生物,具有突变率高,操作简便,易得到突变株等优点。本研究以金龟子绿僵菌421为材料,采用ARTP和紫外线复合诱变处理菌株,以小菜蛾为生测对象,筛选出产孢量高、耐紫外、毒力强的优良诱变株。
文章精彩内容如下:
图4 原始菌株M原与诱变株AU34的产孢快慢和生长直径大小比较
表3 金龟子绿僵菌对小菜蛾的毒力
图5 原始菌株与AU34的耐热性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