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网站地图|联系我们

新闻资讯

联系我们

电话: 0510-66901819

传真: 0510-81193009

联系人: HR

邮箱: info@biobreeding.com

地址: 江苏省无锡市建筑西路777号A3幢2层

技术资讯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与微生物液滴培养系统联用筛选L-组氨酸产生菌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4-07 20:29    浏览量:211

 

本期为您推荐华南理工大学郑穗平教授研究团队发表在《中国酿造》上的一篇文章:常压室温等离子体诱变与微生物液滴培养系统联用筛选L-组氨酸产生菌

 

文摘摘要内容如下:

L-组氨酸(L-histidine)是人体半必须碱性氨基酸,具有多种生理功效。以血粉等天然蛋白质为原料的水解提取法是目前L-组氨酸的主要生产方式,但由于分离组氨酸成本高、提取损失率高等因素导致该方法在组氨酸大规模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受到限制。发酵法是最理想的氨基酸生产方法,通过发酵法生产的L-谷氨酸、L-赖氨酸等大宗氨基酸品种早已形成产业化。然而L-组氨酸是为数不多的几种未能实现大规模发酵生产的氨基酸品种之一,因此选育L-组氨酸产生菌株对加快发酵法生产L-组氨酸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本研究利用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RTP)诱变技术,对野生型谷氨酸棒杆菌(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ATCC 14067诱变处理。通过全自动高通量微生物液滴培养系统(MMC)和平板选育组氨酸结构类似物的抗性突变株。使用48孔板发酵初筛及摇瓶发酵复筛,最终从耐受3-氨基-1,2,4-三氮唑10 g/L和D-组氨酸8 g/L的抗性突变株中筛选得到菌株Cg-F4,其L-组氨酸产量为(0.561±0.016)g/L,并且经过7次连续传代实验验证了该菌株稳定性良好。

 

常压室温等离子体(atmospheric and room temperature plasma,ARTP)是一种新型的诱变技术,因其具有突变率高、环境友好、操作安全等优势,已被广泛应用于氨基酸、维生素、二十二碳六烯酸等高产菌株的选育。虽然ARTP诱变在突变库容量、突变率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优势,但突变后的菌株仍然面临筛选工作量大的问题。近期基于微流控技术开发出的全自动高通量微生物液滴培养系统(microbialmicrodropletculture system,MMC)具有高通量、自动培养、自动传代、化学因子梯度添加、在线检测液滴的生长以及微生物分选等功能,目前已被用于菌种压力富集筛选、菌种适应性进化等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ARTP与MMC联用的方法快速获得一株L-组氨酸高产菌,为今后的育种工作提供重要的技术参考。

 

文章精彩内容如下:

 

菌株选育流程

4 组氨酸类似物3-氨基-1,2,4-三氮唑不同含量条件下菌体生长曲线

5 驯化后菌株摇瓶发酵OD600nm值和L-组氨酸产量

【共有0条评论/我要评论】【收藏本页】【】【打印】【关闭
最新评论
发表评论
标 题:
姓 名:
内 容:
(必填)

相关新闻